欢迎访问:宁夏新闻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首页 新闻 财经 科技 时尚 游戏娱乐 健康 汽车 房产 旅游 教育
    推荐文章

新闻
     ·宝峨科技精彩亮相第十四
     ·才华儿童剧导演鲁伊莎执
     ·HTX, MEXC, and 4E Exchange Comp
     ·风口下长租公寓创新与突
     ·“探求新质生产力 推进中
     ·iEnglish亮相首届中国智慧生
     ·2025“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特惠好盘抢先挑 来贝壳大
     ·mft怎么加入注册带你躺赚
     ·英元涮羊肉:不变的味道
     ·全新一代傲跑首创包牌价
     ·让手机形态超越想象!三
     ·《国医名师薛应中:新春
     ·原版阅读是习得英语重要
     ·刘宏祥受邀出席中国世纪

 

    推动血液与再生医学事业的创新发展 2025血液与再生医学大会简讯

海河之畔,盛夏的热忱与学术的激情交相辉映。在这生机勃发的时节,由天津市血液与再生医学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市血液病基因治疗研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2025血液与再生医学大会于6月21-22日在天津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的血液与再生医学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学术盛宴。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张磊教授、施均教授、姜尔烈教授和石莉红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付蓉教授和陈军教授,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刘强教授共同担任本次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常子奎书记、所院长程涛教授、临床首席专家王建祥教授,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副所长、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血液病学研究所所长胡豫教授等对本次大会的盛大召开致以热烈祝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经过多年发展,血液与再生医学大会已成长为我国血液与再生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盛会,对推动学科创新发展发挥着关键的引领示范作用。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关键手段,但其临床应用仍面临感染控制、免疫排斥反应和造血功能恢复等重大挑战。近年来,我国科研团队在该领域取得系列突破性进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晓辉教授系统阐述了数据驱动在出凝血疾病研究与临床实践中的创新价值:数据驱动揭示了疾病更复杂的发病本质,实现了精准诊疗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同时促进了疾病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完善,显著提升了风险预警能力和治疗策略优化水平。来自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的张曦教授提出了MSC疗法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突破性应用:MSC联合输注策略可促进移植后造血重建,降低白血病复发风险;并针对GVHD提出优势亚群鉴定与联合修复策略,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优化提供了新方向。

在恶性血液肿瘤治疗领域,细胞治疗正展现出日益重要的临床价值。我国学者针对这一疗法开展了多项创新研究,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突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开林教授针对CAR-T细胞治疗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治疗复发/难治B-ALL的协同优势进行了全面阐述:CAR-T疗法能有效清除allo-HSCT前的肿瘤负荷,且对移植后复发的B-ALL较DLI可获得更高缓解率;而allo-HSCT作为CAR-T后的桥接治疗,能解决CAR-T根治率不足的问题,两者强强联手、优势互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黄河教授随后进行了题为“CAR-T细胞治疗急性白血病新进展”的报告,提出通过单细胞表观组测序预测CAR-T细胞失能机制并结合小分子抑制剂治疗,可双管齐下改善CAR-T细胞功能;创新性开发CD19/CD22双靶点和CD7通用型CAR-T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并探索CAR-T桥接移植新策略以降低复发率及改善长期预后。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赵翔宇教授探讨了不同血液及实体肿瘤中CAR-T细胞扩增存续障碍的机制,并提出了对应的优化策略,破解了CAR-T治疗瓶颈。

淋巴瘤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诊疗仍面临诸多挑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赵维莅教授以淋巴瘤诊疗为角度,系统阐述了转化医学如何引领血液疾病的诊疗创新。赵教授团队通过整合基因组、转录组及表观组数据,深入解析淋巴瘤的致病与耐药机制,建立了适合中国患者的分子分型体系,并基于此开展多项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这些创新成果不仅为淋巴瘤精准治疗提供了新靶点,也为改善患者预后带来了希望。报告最后展望了中国转化医学的未来方向,强调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的深度融合将推动血液病诊疗迈向新高度。

出凝血疾病专题环节的汇报也同样精彩,来自国内外的权威专家各抒己见,围绕ITP、血友病、TTP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交流。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倪合宇教授以独特的视角向我们阐述了血小板在人体中的多重角色:血小板不仅是止血的关键细胞,还参与炎症、免疫和肿瘤转移等过程,可谓"亦敌亦友";精准调控血小板功能或将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新策略。来自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院的郑兴龙教授公布了2025年TTP诊疗指南的重要更新,强调了血浆置换、卡普拉珠单抗联合免疫抑制剂的三联疗法可显著改善TTP患者预后,同时推荐将重组ADAMTS13作为cTTP预防性治疗的优选方案。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科的彭军教授团队揭示了ITP患者存在B细胞免疫耐受缺陷,为ITP的体液免疫发病机制提供了新见解。侯宇教授团队则深入阐释了血小板介导的免疫调节机制,并针对TPO-RA的耐药问题提出联合治疗与药物增敏策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刘俊岭教授向我们介绍了血友病的最新治疗进展,以及SV003作为一种全新的FVIII替代性皮下注射双特异抗体,在血友病A中的治疗优势。

与此同时,4个分会场也分别围绕出凝血疾病、淋巴肿瘤、干细胞移植、MDS/MPN等前沿领域,呈现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翔实、重点突出的高质量学术报告。来自血液与再生医学领域的百余位权威专家学者分享了各自最新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为血液与再生医学的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至此,2025血液与再生医学大会在各领域专家的支持帮助和组织者的精心安排下圆满闭幕。此次盛会汇聚全球顶尖学者,聚焦血液与再生医学前沿领域,为血液系统疾病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提供了创新思路与实践方向。未来,我们将持续推动多学科融合与技术创新,加速科研成果落地,造福更多患者,共同书写血液与再生医学的辉煌篇章!

视频回放地址:https://vzan.ytbmed.net/live/mk/aggspread/513227456/bceab276-f636-4bb6-8f8d-2efc35be7e47?actId=6036



  Copyright © 2002-2018 今日宁夏 版权所有      邮箱: